卫生保健 当前位置:首页-后勤保障-卫生保健
@所有人,您有一份“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手册”,请查收!
发布时间:2023年3月9日 发布科室:后勤处

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时节,校园人员密集,极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,老师同学们、家长们要增强防控意识,未病先防,提前做好防护工作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传染病的知识, 做好“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”吧 。

诺如病毒感染

诺如病毒的感染性极强,只要少量病毒颗粒,就可以感染很多人。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,我国冬春季节为暴发高峰期。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,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腹泻居多,以“粪-口”传播为主。可伴有低热、头痛、乏力及食欲减退。多数病例为轻症,发病后2-3天即可康复;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,通常发生于低龄儿童。

季节性流感
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起病急,感染者体温常超过39℃,全身酸痛、乏力、咽痛、咳嗽等症状,严重危害人群健康。流感病毒传播迅速,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(一般冬春两季高发),在学校、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疫情。今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。婴幼儿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。

水痘

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,水痘病毒感染后,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,患者可出现头痛、全身不适、发热、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,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,后变为丘疹,再发展为水疱,常伴有瘙痒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发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。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冬春季为水痘感染的高峰期。

流行性腮腺炎

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,通过飞沫传播,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、疼痛,咀嚼时更痛。好发于冬、春季节。

麻疹
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,每年3-5月是麻疹的季节性发病高峰,发病以8-59月龄儿童为主。主要症状为发热、红色斑丘疹,并伴有咳嗽、流涕、流泪、畏光、咽痛、全身乏力等症状,皮疹为典型斑丘疹,常伴有高热,发热2-3天后,口腔颊粘膜周围可见周围有红晕的蓝白色斑点,称柯氏斑,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。

风疹

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,春季高发,其中10-29岁年龄组为风疹发病的主要人群,其次为小年龄组婴幼儿(0-1岁)。感染病毒后,早期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,迅速遍及全身。

急性结膜炎

眼红,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,看到清晰的血丝,还可能会有异物感、烧灼感、痒、怕光、流泪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。

我们要学会个人防护

勤洗手: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。

戴口罩:学会正确戴口罩、出入公共场所时时戴口罩。

勿乱吃:不要吃未煮熟的食物,也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混吃食物。

讲卫生:不喝生水;远离呕吐物;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掩好口鼻。

远距离:在公共场所注意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。